Loading...

冷泡茶教學

氣候一年比一年熱,喝冷泡茶消暑最棒了!冷泡茶比起熱茶更為甘甜清爽,而且釋放的咖啡因含量也比熱茶少得多,比較不用擔心喝過頭。其實自己做冷泡茶輕鬆又簡單,新手也可以簡單學會。自己沖一壺清澈甘甜的冷泡茶,不僅省下不環保又太甜的手搖飲料錢,還可以品味天然又優雅的茶香!

冷泡茶有什麼特色?

大家對泡茶的印象通常在熱水中讓茶葉釋放出甘美的茶香,但來自日本的冷泡茶很不一樣,是用冷水長時間浸泡,讓茶葉在低溫中緩慢釋放甘醇美味的精華。

有看到茶包在釋放茶湯嗎?

冷泡茶的特色很多,跟高溫的茶比起來,有以下優點:

自然回甘明顯,喝過回不去!

利用8小時或更長的時間,讓茶的甘甜香氣成分緩慢釋放。不易出現高溫沖泡的苦澀雜味,也不用高深的沖泡技巧,就能創造自然回甘!

低咖啡因,不刺激

相較於咖啡甚至是熱泡的茶,冷泡釋出的咖啡因含量更低,對咖啡因敏感的人,不用擔心腸胃不舒服、睡不著或是心悸,也可以安心享用一杯好茶。

容易製作,寬容度極高

只需要將茶葉與冷水放進容器,然後靜置數小時就完成了,超簡單,小孩或是超忙碌的上班族都能輕鬆做。只要比例跟時間都對,清涼可口的冷泡茶就完成了。

喝慣清甜暢快的冷泡茶,會突然發現外頭手搖茶店的化學調和茶香氣味有多不自然,真的是喝過就回不去了~~

適合冷泡的茶葉有哪些?

要開始上手冷泡茶很簡單喔,一般家裡已經有的茶包、茶葉,都可以拿來嘗試。從綠茶、烏龍、到紅茶,都很適合,甚至日本的玄米茶、焙茶、西方口味的伯爵茶、大吉嶺、花草茶,都可以做冷泡!可以現在就找出家裡的茶包或茶葉,來品味看看口味跟熱泡有什麼差別。

同時也是知名冷泡茶愛好者的美食家葉怡蘭,泡茶多年的心得是,因為冷泡茶一般是冰涼飲用,她特別偏好清爽明亮的口感,所以也覺得清新基調的茶葉,最合口味。她會使用茶葉和茶包來泡冷泡茶,茶葉取其在水中能自然舒展的優點,茶包則是使用清潔都非常便利。

不過,還是有比較不適合做冷泡的茶種,也就是中國的普洱熟茶或其他黑茶類。這種茶葉仰賴多年長期發酵,利用黴菌等微生物轉化出茶葉的香甜、醇滑。因為冷泡茶需要靜置一段時間,考量這種茶葉既有的活性微生物、菌落可能大量孳生,農委會建議若要喝,要先煮開1至2分鐘,以確保飲用安全。

泡冷泡茶的容器選擇

要挑選冷泡茶的容器,建議從材質和造型兩方面來考量:

材質

要製作冷泡茶,玻璃容器是首選,它不僅不容易殘留氣味,也耐用、穩定、方便刷洗。重點是透明且容易觀察茶湯變化,賞心悅目。

其次是塑膠、陶瓷。塑膠便宜、耐摔容易攜帶,但較容易殘留氣味。陶瓷雖然安全、耐用、穩定,不容易殘留氣味,但不易攜帶,也不透明而看不見茶湯。

最差則是金屬容器,一般認為較不適合長時間盛裝冷泡茶。主要是因為茶湯較容易使鐵等特定金屬氧化生鏽,或使茶味走樣。常被作為保溫杯的不銹鋼材質,同樣也較不適合用來製作冷泡茶哦!因為它只是較不易生鏽,並非完全不會跟飲料起反應,所以長時間盛裝茶湯,多少還是會影響味道。長庚醫院腎臟科系毒物科主任顏宗海更曾於報導中表示,只要保溫杯出現裂痕、繡跡,代表塗層已經受到破壞,失去保護效果,最好馬上丟棄,不要再拿來裝飲品。若因此溶出鉛、鎘、鉻等不銹鋼中常見的重金屬,那就得不償失了。

造型

冷泡茶的容器以廣口可密封之瓶罐較適合。廣口的瓶罐方便投擲茶葉以及清潔,密封蓋則有助於減少茶湯跟空氣以及外界雜質接觸的機會,可以確保茶湯新鮮好品質哦!

超簡單冷泡茶步驟教學

自己 DIY 冷泡茶,其實很簡單哦!只有三要素:茶(廢話)、水、容器

以下是需要準備的器材:

  • 茶葉(或茶包)
  • 開水(大約是茶葉重量的 100 倍)
  • 廣口盛裝容器

做法:

1.於容於容器中放入茶葉(包),沖入冷開水,加蓋。

2.靜置室溫中約4-6小時,這是泡了約半小時,逐漸釋放茶色的樣子。

3.試喝看看味道是不是滿意,如果覺得OK,冷泡茶就完成了!可以把茶葉濾掉放進冰箱冷藏,冰涼回甘!


冷泡茶是一種適合懶人泡的茶,就是因為它沖泡的方式彈性極高。如果懶得在室溫先靜置冷泡,也可以直接丟進冰箱,但建議泡隔夜或是8小時以上,香氣比較足夠哦!

若懶得把茶葉濾掉,但還是想室溫冷泡,也可以連茶葉整瓶直接放進冰箱。不過要注意茶葉的味道會持續溶入茶葉中,越來越濃,所以最好半天內喝掉喔!

泡冷泡茶需要的水量,其實也超有彈性,沒有絕對的公式。可以視個人喜歡茶味的濃淡來調整。不過第一次泡如果要抓一個好計算的數字,大概可以先抓茶葉重量的 100 倍!比如說,3g 的茶葉(一個茶包常見的重量),可以泡 300ml 的冷泡茶。

以美食家葉怡蘭的推薦來說,她喜歡在 1000ml 的水裡面放 15g 左右的茶葉,而以農委會的研究為例,茶葉跟水的黃金比例是 50 倍;但如果是市售碎片狀茶葉或是針對冷泡特別開發的研磨茶包,因為茶味釋放較快,一般比例可以是 200 倍喔!

冷泡茶有這麼高的彈性,也是它好玩的地方。玩出心得來的話,也可以針對茶葉的特性調整浸泡時間,邊泡邊觀察茶色、試喝來體會。所以冷泡茶的容器選擇可以觀察茶湯顏色的透明容器,是最好的!

除此之外,茶葉種類也會影響冷泡時間,以發酵程度為例,不發酵茶或發酵程度較少的茶例如綠茶,就不需要很長的浸泡時間,而發酵茶如紅茶等,就可以泡更久以讓醇美氣味完全釋放。如果想瞭解更多茶葉種類的相關知識,可以參考島民集合的另一篇文章茶葉知識大全哦!

茶葉的形狀也有影響,如果茶葉是球型茶葉,要讓茶葉完全舒展,就會需要比條狀茶葉多半小時到一小時,而如果是針對冷泡茶專門設計的粉末狀茶包,可能冷泡半小時就可以喝了!

除了單純品茶,冷泡茶也可以當作其他飲料的基底,比如丟進香草、蘋果切片,或是加入鮮榨果汁、百香果肉、擠入檸檬或金桔、甚至學手搖飲料店加入茶凍,簡單的創意搭配,就可以讓夏天超有儀式感,過得有滋有味!

常見冷泡茶相關問題

1.冷泡茶是否要在室溫下靜置一段時間再冰?

是的!雖然可以直接冰在冰箱裡,但如果時間足夠,可以先在室溫下放一段時間再冰,茶葉香氣會比較濃郁飽滿喔!

2.是否可用冰水泡茶?

用常溫的水比較好泡哦!因為直接使用冰水,會讓茶葉香氣味道釋放較慢,容易不太足夠。

3.喝冷泡茶比較容易喝到農藥?

其實喝冷泡茶不用太擔心喝到農藥喔!針對一些民眾的疑慮,其實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治醫師顏宗海跟農委會都有澄清。

顏宗海接受蘋果專訪的建議是,台灣茶葉只要確認有沒有經過產銷履歷或有機認證,就不用太擔心農藥問題!如果是外國進口的茶葉,就最好檢查外包裝標示,確認一下有沒有相關認證。基本上各國對農藥使用與殘留量都有標準,只要按照規定栽種農產品,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傷害。

而農委會和顏宗海都有進一步澄清,大部分茶葉農藥都是脂溶性不溶於水,就算有殘留,也不會因久泡而在茶湯中釋放出來。所以不至於對身體造成危害。

(資料來源:農委會蘋果新聞康健雜誌

冷泡茶的保存

冷泡茶泡好後,如果沒有要馬上喝,可以把茶葉濾掉,放進冰箱冷藏,不僅更冰涼爽快,也可以延長保存期間哦!因為已經把茶葉濾掉,茶不會越變越濃,所以最長可以保存大約一週,但最佳賞味期間還是兩三天內喝完口感最好。

放在冰箱裡時,務必選擇密封的容器,減少茶湯跟空氣交換而變質的速率,也避免冰箱的雜味影響茶葉優雅的香氣。

如果人在外頭旅行,或是在辦公室的上班族,也可以用茶包直接丟進旅館的飲用水寶特瓶,或是自備水壺,輕輕鬆鬆做出好喝的冷泡茶。不過,因為在外頭沒有冷藏,茶葉也不斷釋放成分到水中,通常建議是在一天內喝完,隔夜的茶不好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