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蘭花女神,臺灣一葉蘭

臺灣一葉蘭,是臺灣唯一原生的一葉蘭屬植物,此屬的蘭花雖個頭嬌小,卻有著相對它們玲瓏身軀大而豔麗的花朵,且一株只開一朵花(罕有開兩朵的記錄),葉也僅生一到二枚,傾盡全力突顯的美貌,為其贏得源自於希臘神話中女神之一的屬名Pleinoe

 

臺灣一葉蘭雖然並非臺灣特有種,卻以福爾摩沙的名號揚名在外:

西元1909年日人森丑之助在阿里山採得標本、送回日本後,於1911年由當時負責臺灣植物研究工作的早田文藏命名為Pleione formosana,1914年入住英國皇家植物園,其後西元1920至1975年,臺灣一葉蘭共在英國獲得六次蘭花大獎的殊榮。

不過隨著資訊傳播和生物技術發達,臺灣一葉蘭被發現其實亦分布於其他地區,且各有異名,因此現於臺灣物種名錄的學名​*​已改為Pleione bulbocodioides

臺灣一葉蘭有許多別名:臺灣慈姑蘭、山慈姑、或不加臺灣直接稱之為一葉蘭、中國則因一葉蘭屬的假球莖構造似蒜而稱之為獨蒜蘭屬,因此亦有臺灣獨蒜蘭或獨蒜蘭的稱呼。在歐洲作為園藝植物的它,則被歐洲人稱為窗臺蘭(Windowsill orchid),主要因當地氣候條件允許,將小巧的植株栽培於窗臺上即可存活開花。

 

圖片來源:James Johnstone

臺灣一葉蘭的棲地與分布:潮溼的雲霧帶,最常看見她

臺灣一葉蘭相當仰賴空氣中的水氣存活,因此好生於涼爽潮溼、半透光的環境,像是森林林緣的邊陲坡地、岩壁和苔蘚叢生的樹幹,或是稀疏光線可透過、腐植質豐富的林下。雖然棲息的海拔高度橫跨甚廣,但於臺灣海拔2000公尺上下,光線適當、水氣豐沛的山區雲霧帶生長最為繁茂。

一葉蘭於全球僅分布於亞洲地區,範圍由中國浙江、江西和福建向南延伸至緬甸、泰國及寮國,西至尼泊爾中部,東至臺灣,以雲南為分布的中心,橫跨海拔600至4200公尺。

如何辨識出臺灣一葉蘭?

植株嬌小約10-25公分高,單生一片葉,呈倒披針形或窄橢圓形。花頂生、多為一朵少見兩朵,大而豔麗,常見粉紅、粉紫色,白色較稀少。有假球莖,呈角錐狀、基部卵球形,為帶光澤的綠色或紫色。果實為紡錘形蒴果、黑褐色。

臺灣一葉蘭的根莖葉:一株一片葉、假球莖

為了能在資源稀少、供給不穩定的岩石表面、樹幹等地方生存,大部分著生性蘭花都發展出貯藏水分和養分的器官──「假球莖」,而不同種的蘭花也有著不同型態的假球莖,可以此做為辨識的依據之一。臺灣一葉蘭的假球莖呈角錐狀、基部卵球形,顏色是帶有光滑色澤的綠色或深紫、紫褐色,其真正的莖在假球莖的下方,再往下則是淺短的根。

一如其名,一葉蘭一株只長一片葉子,葉面上有縱向皺摺便於攔截水氣。開花時葉子尚為幼嫩,要到花凋謝後才會快速增長至成熟、呈倒披針形或窄橢圓形,長度可達26公分或者更甚。葉子成熟後便大量進行光合作用、貯存養分至假球莖,以供給之後萌芽所需的營養,葉子於冬季脫落。貯存了養分的假球莖愈大、能供給的養份足夠,通常便有一株產兩朵花的可能。

 

圖片來源:Flying Freddy

邊緣抽鬚的喇叭狀唇瓣,是一葉蘭的花朵特徵

走在演化尖端的蘭科,有許多不一樣的花朵構造:雌蕊和雄蕊合生,而稱為「蕊柱」;成千上萬的花粉集結成花粉塊,一次授粉成功就能產生極大量的種子;花朵外圈的三片萼片特化仿若花瓣(正上方的一瓣和下方左右的兩瓣),內輪的三片為真正的花瓣(上方左右的兩瓣和正下方的一瓣),而其中位於中間下方的花瓣特化成形態特殊且多樣的「唇瓣」,以利授粉的昆蟲停棲、或增加對授粉者的吸引力。而這些有著不同樣貌的特化萼片、花瓣、和與授粉者的共同演化下,造就了蘭花特別精彩多變的花朵形態。

臺灣一葉蘭的花為頂生,通常為單生,即一株只有一朵花,花朵大而豔麗、直徑約6-8公分,常見粉紅色和紫色,白色較為少見。一葉蘭的唇瓣向上捲成喇叭狀,邊緣碎裂仿佛抽鬚的布料;喇叭內側佈有黃褐、紅色的斑點,上有二至五條宛若導盲磚引導授粉昆蟲前進用的龍骨突起,蕊柱長、有四個花粉塊。

因為花色、花朵數等的變異,早期的植物學家在鑑定時,曾把新採集到外型與先前物種特徵描述相異的一葉蘭立為新物種,但隨著分子技術、研究方法的進步,一葉蘭在臺灣現皆已歸為同一物種。

 

圖片來源:Linda De Volder

臺灣一葉蘭的果實和種子

一葉蘭的果實為紡綞形的蒴果,授粉後約六、七個月後可成熟,呈黑褐色、長約四公分,其內種子極細小如粉末而量極多。

除了種子,她還能用假球莖無性繁殖

臺灣一葉蘭花期為3-4月,每朵花可開1-2星期,因常成群附生於苔蘚豐茂的岩壁上,即使單株嬌小,花季來臨時仍十分醒目。

種子傳播

授粉成功的花朵會迅速萎縮,子房膨大發育成為蒴果,等果實成熟開裂後,極細小的種子隨風飄散,若能有幸降落於適當環境、且與真菌順利共生獲取養分,方能順利萌芽、長成新的植株。

無性繁殖

除了以種子傳播,一葉蘭的假球莖亦可進行無性繁殖。

 

第一種方式為假球莖增生:即原本的假球莖(母球)側邊增生新的假球莖(子球),每一枚假球莖皆可發展成為新的一株一葉蘭,而原本的假球莖(母球)則在養分皆供給予新生的假球莖(子球)後便乾癟死亡;第二種方式為頂芽繁殖:假球莖的頂端長出一至二個細長的頂芽,長棒狀的褐色頂芽成熟後掉落在週邊,若剛好落入適當的環境便可存活,繼續生長成一完整植株。

明確的棲地偏好和多樣的繁殖方式,讓在野外的一葉蘭,通常都是整片成群的。

曾經輝煌的外銷史,卻讓臺灣一葉蘭面臨生存危機

林業的開展,使人們的足跡跨入一葉蘭的棲息地,見證她的美貌也使其揚名世界,卻也讓原本幽居於雲霧中的淡雅,面臨大量採集的壓力。

作為園藝植物的潛力使得一葉蘭外銷需求顯現,開始有人前往山區大量採集販售,使其一度陷入生存危機。而後政府立下法規,一方面禁止盜採及劃設保護區,一方面看重其外銷的發展性,隨後苗栗南庄鄉農會即與臺大梅峰實驗農場合作,經農委會核准人工繁殖一葉蘭,並成立臺灣一葉蘭產銷班,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一葉蘭種球供應地。

然而,臺灣平地環境對一葉蘭的生長並不利、栽培所需的技術門檻頗高、加上無法回收種球和生產速度慢等限制,使得臺灣一葉蘭的外銷之路,在中國養蘭事業興起、以低價競爭後,便逐漸式微了。

賞花去處:在臺灣,哪裡可以看到她?

臺灣一葉蘭主要分布於全臺海拔1500-2500公尺溼涼的山區,由北至南、從桃園插天山到屏東大武山皆曾現蹤。因此原本只要是適合的棲地,即潮溼的森林邊坡、岩壁或樹幹,尤其苔蘚叢生處,皆有望見其嬌顏。

可惜,因先前盜採嚴重和森林棲地的流失,現今的分布不若舊時廣泛,但還是有人於花季前往山區健行時,有幸巧遇幾株或一小片粉嫩,例如宜蘭太平山、苗栗加里山等皆常有目擊記錄。

因此,若時節適當,尚未被破壞的雲霧帶森林都是有機會見到的。但若此行目的便是要一睹風采,可前往這美麗花朵開始有了名字的起點──阿里山,其風景區內設有臺灣一葉蘭自然保留區(需申請許可)、一葉蘭展示區和生態故事館,可於四月份時前往賞花。

除了野外的族群,南投的梅峰農場投身一葉蘭的培育已久,一樣可於花季時預約生態體驗活動,聽解說員們講述復育一葉蘭的故事。


作者簡介 – 烏羽織

小時候搬家到烏日時看著路牌說出了「鳥」日,結果真的開啟充滿鳥的日子。羽跟織是目前影響人生最重要的兩種鳥,但所有生物除了__都喜歡。就記成烏魚子也不錯因為本人出生於烏魚肥美的時節。

 


  1. ​*​
    學名是以二名法為物種所取的科學名稱,以便全世界的學者能明確指稱該「種」生物,因此每個物種僅有一種寫法(Pleione bulbocodioides),其他語言的名稱皆為俗名(例如「臺灣一葉蘭」),有時會因分類改變而有同種異名的情形出現(Pleione formosana )。 學名使用拉丁文或拉丁化文字,由兩個部分組成:屬名+種小名(種小名為形容詞:多為生物特徵或產地等),皆須斜體、且屬名首字需大寫,後面另可加註亞種或命名者等。例如部份文獻中會看到臺灣一葉蘭最初的學名為Pleione formosana Hayata,其中的Hayata即為早田文藏;而經過鑑定後,臺灣一葉蘭被納入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Rolfe,其中括號裡的為最初的命名者,但因分類經過異動、學名改變,因而有了括號後的第二個命名者。但單純以科學性指稱而言,若無指定亞種或其他種以下分類群的必要, 二名法已符合規定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