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珊瑚,你怎麼變白了?

白化珊瑚空拍照 / 攝影:馮加伶

在認識各種事物時,顏色往往是我們記憶它們樣貌的重要線索之一:地上的麻雀是咖啡色、菜籃裡的茄子是紫色、鄰居家的胖貓咪是三花的。但有些生物,雖然同種,卻有幾種不一樣的顏色,像是培育出來的各色玫瑰、白色棕色和黑色的貴賓狗、遺傳學之父孟德爾最重要的豌豆有著不同顏色的花和種子等。大部分生物的外貌都是由基因操縱的,所以親戚總是長得相似些、個人的髮色和父母的有關。但對淺海裡的珊瑚來說,它顏色的來源卻不太一樣,大部分不是來自於珊瑚本身,而是在它體內、與它共生的藻類。

綠島繽紛的海底世界 / 攝影:馮加伶

所謂珊瑚,指的是固著在一起的珊瑚蟲群體和其分泌碳酸鈣所形成骨骼的統稱──珊瑚產卵後,成功受精的卵發育成珊瑚蟲,一隻珊瑚蟲固著於一地後,不斷分裂生殖形成群體,再加上期間形成的骨骼,才變成我們所看到水中熱帶雨林的一草一木,不斷堆砌形成眾多生物所仰賴的一方棲所。

住在深海的珊瑚,生存主要靠珊瑚蟲們自己捕食浮游生物和有機質,因此珊瑚顏色的來源為珊瑚蟲本身和骨骼形成時所吸附的海中微量元素。珠寶首飾、展示櫃中會出現的那些紅豔、粉色等的珊瑚便是屬於此類。而我們一般觀光潛水所看到的珊瑚,則生長於陽光能穿透進來的淺海,珊瑚體內住著與之共生的藻類,以珊瑚蟲的代謝物為養分,行光合作用後產生氧氣和有機物質,成為珊瑚和生活在珊瑚礁裡眾多生物主要的能量供給來源,而這些共生藻,也是真正賦予珊瑚多樣各色美貌的功臣。不同種的共生藻和珊瑚蟲之間的契約關係並不一,有的十分專一,有的則端看環境條件,在不同溫度下有適應性不等的藻類與其締結盟約。

而所謂的珊瑚白化,便是珊瑚裡的共生藻,因環境改變(溫度上升、水質污染等)不適生存,珊瑚體內沒了共生藻,只剩下原本灰白的珊瑚蟲,海中的繽紛,便成覆滿雪的寂寥庭院了。沒有共生藻的珊瑚,還是能靠自己的攝食支撐一陣子,等待新的健康共生藻入住、回復往日光彩;但若空窗太久,珊瑚便只能慢慢虛弱、死去。有些白化的珊瑚,會呈現迷幻的螢光色,近年研究認為,這是珊瑚為了減少陽光在白化珊瑚體內的反射而發展出的機制,因為光線太強反而不利共生藻的生存,也因此這些兀立於一片蒼白中,令人目眩的螢光黃、綠、藍、紫,卻仿佛是珊瑚最後的掙扎呼喚。

珊瑚白化四個字出現在臺灣的新聞中,似乎已是有些年歲了,一開始主要是因核電廠排放冷卻用水後使該區海水溫度升高,導致當地珊瑚白化,但隨著海洋污染和全球暖化的日益體現,珊瑚白化的回報更加頻繁、區域也更多。近年民間設置了台灣珊瑚白化觀測平台,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也持續推行珊瑚礁體檢計劃,歡迎大家以自己可行的方式,減少對海洋的污染、降低引起暖化的氣體排放等,一起關心在海中圍繞著我們的這些片片花園,為它們掃除身上的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