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梧桐、油桐、泡桐有什麼差別?用臺灣泡桐帶你一次看!

臺灣泡桐資訊圖表 / 製圖:島民集合

《莊子》秋水篇中,莊子與惠子有一段對話:「…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文中的「梧桐」據考證,就是泡桐類植物。

泡桐屬(Paulownia​†​全世界約有 7 種,隸屬於泡桐科(Paulowniaceae),主要分佈於東亞及東南亞,因爲葉對生、合瓣花 2 唇化、2 強雄蕊等等特性,過去曾歸類於玄參科(Scrophulariaceae)。

根據臺灣樹木誌的記載,臺灣可見的本屬植物有 5 種,包括兩種引進種:川泡桐(P. fargesii)、毛泡桐(P. tomentosa);以及 3 種原生種:泡桐(P. fortunei)、白桐(P. kawakamii)與臺灣泡桐(P. × taiwaniana​‡​

引進種的 2 種泡桐中,毛泡桐分佈最廣,中國、韓國及日本皆有;川泡桐則分佈於中國湖北、四川至雲貴地區,越南也產,不過臺灣不易見到。

原生的 3 種泡桐屬植物中:泡桐分佈於中國東北遼寧至廣東、臺灣全島的中、低海拔山區;白桐產於中國湖北、福建以及臺灣中部與東部;臺灣泡桐為白桐、泡桐的雜交種,原生於全島中、低海拔山區,是臺灣特有種植物​§​

臺灣泡桐的發現與命名

臺灣泡桐的學名,是由當時任職於林業試驗所育林組的胡大維老師與張惠珠老師,於 1975 年所發表,然而早在 1920 年就已經發現這個物種。

發表的文章中寫道:育林研究者賴雲祥先生,在 1920 年時,於苗栗山區海拔 600 公尺處發現這種新的泡桐屬植物,葉片較當時已知的泡桐或白桐的葉片薄,他將這種泡桐稱作「薄葉泡桐」。可惜賴先生並未採集標本,也沒有進一步做分類研究後發表正式的學名。

由於泡桐是高價的木材,這種新發現的泡桐,生長速度快、又適應低海拔的溫暖氣候環境,當時推廣作為造林樹種,廣泛栽植於全臺各地,甚至引種到南美洲和印尼,然而僅稱呼這種樹木為「臺灣泡桐(Taiwan paulownia)」,卻沒有正式的學名可供學術研究使用,於是胡老師與張老師共同發表這個新種,種小名就以拉丁化字尾的“taiwaniana”為名。

臺灣泡桐的形態特徵:習性、樹幹、葉、花、果及種子

臺灣泡桐 / 攝影:廖俊奎 博士

習性與樹幹形態

落葉大喬木,高可達 20 公尺。小枝條被柔毛,樹幹與分枝近光滑,樹皮灰褐色,有不規則縱紋。

葉部形態

葉對生,闊卵形,長 10-30 公分,寬 8-30 公分,基部心形,先端鋭尖至漸尖,葉全緣或有時 3-5 裂,葉脈掌狀,3-5 條,葉上表面被腺狀毛,下表面被絨毛;葉柄長 10-17 公分。

花序與花朵形態

頂生圓錐狀花序,形如金字塔,高可達 50 公分,相當顯眼;圓錐花序由許多 3-5 朵花形成的聚繖花序所組成,聚繖花序具梗,花序梗長約 6 公釐。

花朵的小花梗長 8-15 公釐;萼筒長 10-15 公釐,鐘形漏斗狀,5 裂,裂片長約為萼筒的三分之一,黃褐色,密被褐色毛;花冠淡紫色,略帶香氣,長 5-6 公分,管狀漏斗形,先端 5 裂,二唇化,上唇 2 枚裂片,下唇為 3 枚,內側喉部有深紫色斑點與帶狀的黃色色塊(請參考資訊圖),具腺狀毛與分枝狀毛。

雄蕊 4 枚,藏於花冠筒內,其中有 2 枚較長(二強);子房 2 室,花柱 1 枚,柱頭棒狀。花期為 3-4 月。

果實與種子形態

花朵授粉後,花冠會脫落,花萼宿存,子房逐漸成長為蒴果。

蒴果,橢圓球狀,長 3-4.5 公分,約如小顆的檳榔,先端有花柱遺留的小凸尖,初為綠色,成熟時呈暗褐色。

乾燥的果實會像開心果一般,從先端開裂成兩半,釋放出扁平具翅的種子,種翅位於種子兩側,像蝴蝶翅膀,長約5公釐,米粒大小的種子乘風飛翔,展開新「桐」生。

何處欣賞臺灣 3 種原生種泡桐:白桐、泡桐、臺灣泡桐

臺灣原生的 3 種泡桐,白桐主要分布於中北部及東部,海拔 1500 公尺以下的森林內,像是竹東、埔里、台東等;而泡桐則主要的原生地為中部,海拔 500-1200 公尺的山區,像是埔里、竹山等。

臺灣泡桐在臺灣的生長興衰史

臺灣泡桐原生於臺灣中北部的竹東、竹南、大湖、卓蘭、東勢、埔里一帶,不過自然生長的原木早在1940-50年代,伐採殆盡。

因爲材質優良且收購價格高,曾大量栽植於全臺各地,前文中提到的賴雲祥先生,就曾在 1920 年代,致力於繁殖、推廣。根據文獻記載,1977 年之前,全臺泡桐的栽植面積曾達到 19064 公頃。

由於泡桐類植物有易萌櫱的特性,篩選出來的優良品系,常使用種根(root cuttings)繁殖,以維持木材品質,但是,同時也縮限了遺傳多樣性及抗病性。1970年左右,臺灣泡桐爆發「泡桐簇葉病(Paulownia witches’s broom disease)」,得病的樹木,會在枝條末梢萌發許多小枝條,遠看彷彿巫婆的掃帚,樹木逐漸衰弱,多半在 2-3 年內會死亡。短短 3 年之內,有 80% 的泡桐林地受到感染後,導致泡桐樹死亡。

如今很難找到樹齡 50 年以上的臺灣泡桐大樹了。雖然如此,全台各處的中、低海拔山區偶而仍可以見到她的芳蹤,不過都是零星分布,北部如:台北近郊的天母古道、烏來山區、木柵山區;新北市的三峽山區;桃園市大溪附近的山區。

中部像是:南投的埔里山區、信義鄉的郡大林道;南部楓港、枋寮一帶山區,南迴公路沿線;東部的太麻里、花蓮的太魯閣一帶等等山區,都可見到她的蹤跡。

每年 2 月底到 4 月初之間,漫步在上述的山區,若是見到地上出現幼兒巴掌大的紫色花朵(花冠),別忘記抬頭尋找她金字塔狀的大型花序,很可能就是臺灣泡桐在呼喚你。

臺灣泡桐的實用價值

泡桐的材質輕軟、加工容易,不易翹曲、割裂及磨損,吸水性小,耐火、耐水,無臭味、不易蟲蛀,共鳴性佳,木紋細緻,是極佳的木材。可以用來製造衣櫥、高級傢俱、樂器、木屐、木盒、珠寶盒、食器、音箱…等等,用途非常廣。

從古至今,不分國內外,都視泡桐為高貴優良的木材,前文中提到的「鵷鶵非梧桐不止」,就是以桐木的高貴作為隱喻。像是:日本文化中,視桐木為尊貴的象徵,如:戰國時代名人豐臣秀吉的家紋,以及日本國政府使用的紋章,就是使用桐花紋,甚至日本的 500 円硬幣,也有泡桐花與葉的圖案。

日幣500元 / 提供:廖俊奎 博士

醫藥方面,藥用植物學記載:泡桐的木材、樹皮、葉、花都可以入藥,根可祛風去濕,子治傷寒發狂;毛泡桐的葉及樹皮可利尿、治淋病。此外,臺灣泡桐的樹皮,可用於祛風解毒、接骨消腫,葉除了可用於解毒消腫外,還可用於外傷止血。

此外,泡桐屬植物的樹型優美、花朵大而顯眼,作為庭園樹也相當合適。總結來看,泡桐屬的全株植物,從內到外,從上到下,都有用處,難怪被視為珍寶。

原生的泡桐屬植物,歷經 1970 年代泡桐簇葉病的肆虐之後,許多原生地或造林地,已改栽種油桐(大戟科Euphorbiaceae,油桐屬Vernicia),臺灣森林裡原生的泡桐已所剩無幾,甚至有消失的危機。

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將泡桐列為瀕危(Endangered)物種,白桐列為易危(Vulnerable)物種,而臺灣泡桐雖因屬於雜交種未列入評估,但是最近的調查顯示,野外族群量亦相當稀少,急需盡快投入復育的研究工作。

常被搞混的三「桐」:梧桐、泡桐與油桐有什麼差別?

常見的植物中,不少種類的名字中都有個「桐」字,這些植物多半具有:葉片闊卵形、大型,常3-5裂,葉脈掌狀,基部心形等等特性。像是:豆科(Fabaceae)的莿桐(Erythrina variegata);蓮葉桐科(Hernandiaceae)的蓮葉桐(Hernandia  nymphiifolia);楊柳科(Salicaceae)的山桐子(Idesia polycarpa);大戟科(Euphorbiaceae)的血桐(Macaranga tanarius)、野桐(Mallotus japonicus)、油桐(Vernicia sp.);錦葵科(Malvaceae)的梧桐(Firmiana simplex);懸鈴木科 (Platanaceae)的法國梧桐(Platanus × acerifolia);以及泡桐科的泡桐。

又如:北宋陳翥所寫的《桐譜》中記載了6種桐樹:紫桐、白桐、膏桐、刺桐、赬桐、梧桐。莿桐、梧桐容易理解,而其中紫桐、白桐,指的就是泡桐,膏桐就是油桐,赬桐則是唇形科的龍船花(Clerodendrum japonicum)。

這麼多「桐」之中,最容易讓人混淆的就是梧桐、油桐及泡桐三類植物了!因為這三者,中文名經常混用與誤用。像是:泡桐別稱「梧桐」、油桐又別稱「青桐」、梧桐別稱也是「青桐」,看到這裡,你是否已經一個頭兩個大呢?

前述三者皆原生於亞洲,梧桐分佈於中國、日本、菲律賓與印度,臺灣產於東部、南部低海拔森林;油桐類原生於中國,臺灣於 1915 年時引進,常見的種類為三年桐(又名光桐,V. fordii)與千年桐(又名皺桐,V. montana);泡桐類則原生於東亞及東南亞。

仔細觀察三者的葉、花及果等等,就可以發現其實它們有許多差異:

葉部差異

泡桐類的葉片對生,葉片有毛;其他兩類葉片互生,成熟葉光滑無毛,而且油桐類的葉身基部與葉柄連接處,有一對腺體,有柄的形狀像火柴棒或是高腳杯(千年桐),無柄的則像是小扁豆(三年桐)。

花部差異

三者遠看皆為圓錐狀,不過,泡桐為聚繖花序排列成圓錐狀,呈金字塔狀,高50-100公分;其他二者則為總狀花序排列成圓錐狀,梧桐為半球狀,高約40公分,油桐則更為扁平,高約20公分,如繡球花一般。

從花季、花色、花形與花的尺寸來觀察:泡桐約3-4月開花,花兩性,合瓣花,白色或淡紫色,形狀像鐘形或喇叭形,長3-6公分;其他二者為單性花,雌雄同株。梧桐於6-7月開花,淡黃色的小花,沒有花瓣,約1公分長;油桐類為3-5月(千年桐)或4-7月(三年桐)開花,花朵有5枚白色花瓣,直徑3-5公分。

果實與種子差異

泡桐類的果實為橄欖形的蒴果,長3-4.5公分,種子兩側有翅膀;油桐類的果實為球形的核果,長5-7公分,內有闊卵形種子3-4枚;梧桐的果實為扁球形的蓇葖果,開裂後,5枚葉片狀的心皮,長約10公分,邊緣著生2-3粒圓球形種子,種子直徑約5公釐。

總括來看,梧桐、泡桐與油桐,遠觀時雖然樹形、葉片形態相似,不過靠近觀察後會發現,其實葉片質地、花果形態的差異是相當的明顯,並不難區別。

泡桐、梧桐、油桐花果差異比較表

泡桐梧桐油桐
花季3-4月6-7月3-5月或4-7月
花色白色或淡紫色淡黃色白色
花大小3-6公分1公分3-5公分
果實形狀與大小橄欖形的蒴果;3-4.5公分扁球形的蓇葖果;10公分球形的核果;5-7公分

如何分辨臺灣原生的 3 種泡桐?

在分辨完泡桐、梧桐、油桐之後,進一步來看臺灣原生的 3 種泡桐:在沒有開花的時候,3 者幾乎無法分辨。不過,花季之時,由花序的形態與花、果的形態和尺寸,就可以區分。

從圓錐花序的尺寸來看,白桐的圓錐花序高可達 1 公尺,其次為臺灣泡桐,約 50 公分,泡桐則約 25 公分高。靠近一點,觀察聚繖花序結構,白桐的聚繖花序,沒有總梗,其餘兩者有明顯總梗。

從花冠長度來觀察:泡桐的花冠長 8-12 公分,臺灣泡桐的花冠長 5-6 公分,白桐的花冠最小,長度為 3-5 公分(詳細比較請參考下方附表)。

臺灣原生種泡桐比較表

特徵白桐臺灣泡桐泡桐
圓錐花序長100 公分50 公分25 公分
圓錐花序外形金字塔狀金字塔狀圓柱狀
聚繖花序總梗
花萼裂片長2/31/31/3
花冠長3-5公分5-6公分8-12公分
果實長2.5-3.5公分3-4.5公分5-6公分
宿存萼反捲貼伏開展

臺灣泡桐的基本資料

中文名:臺灣泡桐

中文科名:泡桐科

中文屬名:泡桐屬

別名:薄葉桐、海島泡桐、梧桐、Taiwan paulownia

學名: Paulownia × taiwaniana T. W. Hu. & H. J. Chang

科名:Paulowniaceae

外形特徵:落葉大喬木,花冠漏斗狀,5裂,二唇化,喉部黃色中帶深紫色斑點

分佈區域:低海拔山區

花期:3-4月

花語:舞動的淡紫禮服,期待青春戀愛


作者簡介 – 廖俊

畢業於屏科大森林系及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系博士班,主修植物分類與植物生態,喜歡待在森林、野地研究植物,經過植物身旁,腦中會反射性地出現植物名稱、分類地位,卻常常記不住人類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