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的早上,早餐店阿姨熱情地喊著「帥哥,今天想吃什麼?」我毫不猶豫地點了蘿蔔糕,但早餐店阿姨像是沒聽到似的再問了一次「帥哥,今天想吃什麼?」於是我改變心意點了飯糰,早餐店阿姨卻突然收起笑容說:「帥哥,你看一下菜單,點我們有賣的好不好。」我略微尷尬地離開,但心中深深不解為什麼一間早餐店既沒有蘿蔔糕也沒有飯糰。
中午和朋友一起訂了外送便當,我滿心期待地打開便當卻發現沒有飯,即使有著雞排和排骨的雙主菜,但左翻右翻就是沒有飯。轉頭詢問身旁的朋友,但朋友甚至連「飯」是什麼都不知道,我從原本的生氣開始轉為疑惑,我小心地環顧周圍尋找隱藏的攝影機,懷疑自己該不會不小心參加了什麼整人節目。
「先生⋯⋯先生!終點站到了!」耳邊的聲音讓我驚醒,才意識到原來我在捷運上睡著了,匆忙地跑下車,但仍然對剛剛的夢餘悸猶存。雖然米消失在世界上的機率微乎其微,但熱愛吃飯的我,深感自己必須為了這種毀滅性的災難未雨綢繆、超前部署。於是,我打起精神決定趁著米還在的這個當下,把關於米的一切好好記錄下來!
1960 – 1980年代-經濟起飛的年代,也是稻米命運轉變的年代
翻開歷史課本,我決定從號稱台灣黃金年代的1970年開始,課本中對於1970年代台灣的描述大多是關於「經濟奇蹟」,政治上剛剛退出聯合國,當時的政府便啟動「十大建設」計畫,全力推動經濟進入工業發展期,10年內讓每人平均所得從360美元成長至1,758美元。
然而,在此同時台灣仍有四分之一的人口依賴農業維生。在經濟起飛的時代氛圍下,這群以種稻為主的農民發生了什麼事?我好奇地拿出當時的稻米產量對照,發現有趣的是,不只人均所得起飛,稻米產量也在1970年代中期達到歷史高點。再往下探究才發現,原來是當時政府推出了兩個政策,讓收入沒有跟著經濟起飛的農民也能受到照顧。
供給面-政策鼓勵下,稻米產量屢創新高
・關鍵政策1:廢除肥料換穀制度
國民政府統治台灣以後,便規定化學肥料只能以稻穀換購,但實際上,農民換得的化肥卻比原先稻穀的價格還要低20%。1973年後政府廢除肥料換穀,開放以現金直接購買化肥,但這樣也讓政府能夠掌握的公糧來源大幅減少。
・關鍵政策2:稻穀保價收購政策
巧合的是當時正好發生全球糧荒,白米價格從每公斤11元漲至16元以上。這也讓政府緊接著在1974年宣布以高於市價20%的價格「無限量」收購稻穀。因為「種再多政府都買單」的政策,稻農開始大幅增產,1976年台灣稻米產量達到歷史高點。
需求面-供需正式脫鉤,台灣人食米量開始大減
然而現在回頭看,這兩個政策幾乎奠定了接下來50年台灣的稻米發展。雖然稻米的供給在當時達到史上最高點,但需求卻反而在減少。內需上,因為國民所得成長,飲食選擇愈來愈多,讓平均每人食米量從1970年代中期以後開始快速下滑;外銷上,國際米價下跌也讓外銷幾乎呈現停滯。
1980 – 2010年代-大休耕時代:米愈種愈少飯也愈吃愈少
為了挽救嚴重供過於求的問題,政府在1980 – 2010年代這30年間,陸續推動「稻田轉作計畫」、「水旱田利用調整計畫」等名義上鼓勵農民轉種其他作物的政策。然而,由於轉作的隱藏成本高、且政府推出的休耕補助金相當優渥,讓許多地主索性休耕(或僅種綠肥),反而變相使許多農地呈現閒置。
這段時間也陸續發生520農民運動、白米炸彈客等抗爭事件,主要的訴求都是對於稻米收購與保護政策的爭議。因此,政府雖然調整休耕補助的政策,但仍然以公訂價格收購「公告良質米品種」的稻米,使公糧糧倉持續滿載,並間接限制了稻米品種的多樣性。
回顧這一切的同時,才意識到小小的米粒反映著時代的縮影,可以看見稻農在政策變動下的掙扎、也可以發現不同時代的餐桌風景背後隱藏的故事。雖然米幾乎不可能一夕之間消失不見,畢竟吃飯在台灣人的生活中是再平凡不過的事情,但或許正是因為平凡,所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
因此,我想紀錄下生活中被視為理所當然,但其實超級好吃的台灣米背後的有趣小故事!歡迎同樣喜歡吃飯的你,一起讓米走進生活裡!
【從日常米食,認識關於米的故事!】
-
特價商品一張懂南北,圖解台灣米小吃多樣性NT$88 – NT$128
-
特價商品《台灣小吃系列》解剖貼紙NT$95 – NT$450
-
特價商品《台灣小吃系列》電繡布章NT$210 – NT$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