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一句話激怒吃米愛好者之3

「蘿蔔糕不就是用煎的?」

同事早餐很喜歡吃蘿蔔糕加蛋。有天,他邊吃著煎得微焦油亮的蘿蔔糕,邊和我閒聊蘿蔔糕到底該沾醬油還是醬油膏。配著一口蘿蔔糕,我回答:「這很難說耶,要看是哪種蘿蔔糕。」同事露出一個疑惑的眼神問:「蘿蔔糕不就蘿蔔糕,不然還有哪種?」眼見在台灣流傳超過100年的蘿蔔糕(註1)受到這般輕視,身為蘿蔔糕愛好者實在吞不下嘴裡的這口蘿蔔糕,必須要為守護蘿蔔糕的多樣性發聲。

有著步步「糕」升好「菜頭」含義的蘿蔔糕,原料為在來米混合糯米,再混合冬季盛產的蘿蔔刨成絲後炊蒸而成。然而,之所以突發其想把蘿蔔混入,其實一開始是因為只有較富有的家庭才吃得起純米製成的白粿,而較窮困的家庭則混入同為白色的蘿蔔。

台式菜頭粄 / 製圖:Hello Islander

・ 台式菜頭粿(粄):白蘿蔔糕切成塊,搭配油蔥、肉末、香菇等料,熬煮出鹹甜風味

傳統的台式菜頭粿因米漿的比例較高,吃起來比較硬、帶有口感。主要的料理方式為蒸熟後沾蒜蓉醬,另外切塊後混合油蔥肉末等煮成菜頭粿湯也是南部的常見吃法。

聽到這,同事臉上狐疑的表情不減反增,疑惑的問:「但你剛剛說那種蘿蔔糕,跟我們現在吃這種不一樣啊,」沒等他說完,我趕緊接著解釋台式蘿蔔糕與廣式蘿蔔糕的差別。廣式蘿蔔糕在原料上除了米漿與蘿蔔、更加入太白粉、馬蹄粉、澄粉(無筋麵粉)讓口感較軟、也加入炒過的臘肉、蝦米等提升香氣的配料。

廣式蘿蔔糕 / 製圖:Hello Islander

廣式蘿蔔糕:整塊蘿蔔糕煎到金黃微焦,外皮脆糕體軟嫩帶鹹香

廣式蘿蔔糕的糕體強調軟糯細嫩,主要的料理方式為切片油煎到外皮微焦脆,起初只在專賣點心的粵式茶樓中可見,但因為口感及口味受到多數台灣人喜愛,如今成為早餐店的標配。

「蘿蔔糕的英文不是Carrot Cake?」

語畢,早餐店突然走進一個外國人,邊看著我們桌上的蘿蔔糕,邊試圖和煎台前的老闆點一份一樣的餐點。號稱有多益金色證書的同事再次露出疑惑的表情說:「那個外國人剛剛說要點一份Turnip Cake,但蘿蔔糕英文不是Carrot Cake嗎?」我笑了笑,想起蘿蔔糕英文名字的有趣故事。

上網搜尋可以看到許多店家將蘿蔔糕翻譯為Turnip Cake,但Turnip其實是蕪菁(又稱大頭菜,常見於台式泡菜),和實際被用來做蘿蔔糕的白蘿蔔(英文為Radish)同為十字花科,但不同屬。由於歐美對白蘿蔔(Radish)較陌生,因此在翻譯時取名Turnip Cake,然而實際上Radish Cake應該才是較精準的說法。

至於Carrot Cake一般來說指的是紅蘿蔔蛋糕,紅蘿蔔和白蘿蔔在物種上其實完全不同科,之所以被命名為「蘿蔔」,根據《本草綱目》記載,是因為中國本土原本不產紅蘿蔔,約13世紀時才從波斯引入中國,由於從胡地傳來,加上味道像蘿蔔,因此取名為「胡蘿蔔」,又以其紅橘色而命名為「紅蘿蔔」。

然而有趣的是,在新加坡,Carrot Cake其實指的是蘿蔔糕的另一種變形。從潮汕地區移入新加坡的華人移民,偏愛將蘿蔔糕切塊後,拌上蔥花、蛋等佐料一起熱炒。這道因為英文不好而被誤稱為Carrot Cake的炒粿角,後來在新加坡演變成知名的小販美食(在新加坡看到寫著Chai Tow Kway的小販就是了!)

星馬炒粿角 / 製圖:Hello Islander

星馬炒粿角:蘿蔔糕切成塊搭配甜醬油、蔥花、蛋、蒜末,炒出焦香的重口味

炒粿角在星馬地區相當流行,從早餐到宵夜都適合。但這道料理又分為黑的(black)和白的(white)兩個版本,主要差別在於有無加入甜醬油一起熱炒。

說完之後老闆突然走近,我和同事趕緊正襟危坐假裝很認真在工作。老闆在我們面前停下,突然露出笑容說:「這超酷的耶,我剛剛在旁邊聽得都餓了,原來蘿蔔糕不只是用煎的。」

為避免老闆以為我上班在偷懶,我將這些米食的故事整理起來開啟了一個「米樣」的計畫,想紀錄下生活中被視為理所當然,但其實超級好吃的台灣米背後的有趣小故事!歡迎同樣喜歡吃飯的你追蹤並分享出去!(讓老闆看見我的努力!(?)

註1:臺灣日記知識庫,黃旺成先生日記在1914年便有關於蘿蔔糕的記載


【島民小任務!】

到附近的早餐店點一份蘿蔔糕,拍照上傳告訴好友你吃的是什麼蘿蔔糕!
(當然也可以藉此宣告你吃蘿蔔糕都沾醬油還是醬油膏)